您的位置     首页  >>  会员企业  >>  会员服务  >>  信息服务
20140721要闻
作者:北京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协会
[ 来源:本站   |   日期:2014年07月21日 ]

财经行情:

今日美元对人民币:6.2075

今日黄金:       1308.40        -0.27%

昨日上证综指:   2059.07        +0.17%

昨日深证成指:   7259.45        +0.90%

昨日道 琼 斯:  17100.18        +0.73%

昨日纳斯达克:   4432.15        +1.57%

今日要闻: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近期出 三地合作进资本领域

国务院食安办要求深入开展肉及肉制品执法检查

稳住两个主体 托起国人饭碗

北京平谷区: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让农民走上富裕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近期出 三地合作进资本领域

    京津冀协作“绝不会纸上谈兵”

    “不仅仅是京津冀规划,围绕京津冀各个部门还有创新突破的配套规划,接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很有看头。”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向上证报透露,预计此轮京津冀协同发展绝不会“纸上谈兵”,而将会有大的创新突破。

    目前从多个部委了解的信息来看,京津冀一体化将除了交通基础设施“打通经脉”之外,深层次的财税协同也会触及,这对于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来说,是有突破性的创新和改革。另外,从目前京津冀三地间的“项目互动”情况来看,“自愿结合”式的合作此起彼伏,已经形成“分流”北京非核心功能区的态势,“竞争”与“竞合”良性互动渐露端倪。

    18日召开的北京市二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透露,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将于近期出台。在这次会上,北京市经信委有关人士表示,北京市目前面临重大项目投资进展落后等问题,为完成国务院督导组对北京的督导任务,北京市下半年将通过加大京津冀合作等措施,确保完成年初预定目标。

    更引人瞩目的是,有消息称近日国务院将召开京津冀产业转移的相关会议,河北省委省政府将带领河北所有地市负责人来北京考察,签订八个协议及三条地铁修建到河北的方案,还有关于港口、产业、城市规划的相关合作内容。

    协作将向深层次推进

    从消息来看,京津冀规划及其配套规划,除了将交通基础设施“打通经脉”之外,深层次的财税协同也会触及,这对于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来说,是有突破性的创新和改革。

    上周,国家税务总局在北京市地税局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方案》,并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征管措施、纳税服务、信息交换及争议协调解决机制等若干税收事项进行了专题研究。

    记者了解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工作领导小组”由国税总局解学智副局长、总经济师汪康、总会计师范坚、政策法规司等司局以及京津冀三地国税局、地税局负责人组成,该领导小组是中央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组成部分。

    “即使京津冀三地财政不能统一,至少也要建立一个资金池,方便三地协调资源分配和共享。”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业改革与企业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廖明向上证报如是说。

    从目前促进协同发展税收工作来看,已经透露出突破创新的端倪,接下来的规划方案值得期待。

    竞争竞合良性互动

    随着京津冀互动的日益增强,河北、天津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产业布局上,正在根据各自产业比较优势进行推进。

    从目前京津冀三地间的“项目互动”情况来看,“自愿结合”式的合作此起彼伏,已经形成“分流”北京非核心功能区的态势,“竞争”与“竞合”良性互动渐露端倪。

    7月17日,北京京城机电控股公司与天津开发区举行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京城控股将与天津开发区在金融、环保、物流等领域展开深层次合作,并就京城控股产业园达成意向,为以后企业新项目落户或整体迁出做好准备。

    据统计,天津开发区已吸引800多家北京企业落户发展,其中2013年以后落户的京企就达到了130余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促进了北京的一些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向天津开发区加速流动,搜狐视频、58同城、猎聘网、华胜天成等多家北京企业选择在天津开发区的落户发展。而此前,北京动批、大红门市场的商户与河北保定白沟、廊坊永清县等地的“牵手”的传闻也是此伏彼起。

    “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真正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同时,必须由国家层面推进,否则很难达到良好成效。”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说。(上海证券报)



 国务院食安办要求深入开展肉及肉制品执法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16日消息,针对近期肉及肉制品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有所抬头、夏季肉类季节性安全风险突出、制售假冒伪劣牛羊肉违法行为再次反弹等情况,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求各地将保障肉及肉制品质量安全作为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执法检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国务院食安办要求,各省级食品安全办要对肉制品生产企业、肉类批发市场(含附设冷库)、集贸市场、商场、超市、肉食店、餐饮服务单位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检查,深入排查清理不合格肉及肉制品,监督生产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储藏运输安全保障等责任和义务,严禁食品生产经营者购进、销售、使用无合法来源肉品以及无“两证两章”(即:动物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合格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和腐败变质肉品。

    同时,各地食品安全办要重点保障清真食品质量安全,加强对牛羊肉等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环境、生产经营许可、清真标志等的监督检查,加大对清真屠宰户、经营户、餐饮店、连锁店、加盟店、清真食堂等的检查力度,对不符合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要求的,要及时纠正、妥善处理;对“清真不清”“假冒清真”等问题,要坚决清理、查处和取缔。

    国务院食安办要求各地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从快、从严查处肉及肉制品无照经营、制售假冒牛羊肉以及冒用地理标志、清真标志和质量认证标志等违法行为。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有奖举报的作用,畅通12331等投诉举报渠道,对互联网等各类媒体曝光的信息,要在第一时间迅速核查处理并回应处理结果。(新华网)



 稳住两个主体 托起国人饭碗

    夏粮十一连增是在粮食生产面临诸多压力的条件下获得的。如何保持住这一大好形势,不断夯实粮食生产的宏观基础和微观基础,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两个主体的积极性是持续稳产增产的关键。

    压力多大

    虽然粮食连年增产,但保障粮食安全的复杂性丝毫没有减弱,调控难度不断加大。从国内看,粮食是资源密集型作物,水土资源的约束在加大。国外市场的冲击也在加大。从2011年开始,我国已成为小麦、大米和玉米等谷物的净进口国。2013年谷物进口达到1400多万吨。同年,大豆进口量为6338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一军教授认为,未来在最低收购价及成本增加的推动下,国内小麦价格还将进一步上涨,国际竞争力会继续下降。

    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据测算,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每年增加粮食需求约80亿斤;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每年新增饲料粮需求60亿斤左右;随着粮食用途拓展,每年因粮食深加工增加的需求在100亿斤以上。

    种粮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据统计,由于物化成本与人工成本“双涨”,小麦、水稻、玉米三种粮食每亩净利润分别仅为118元、371元和263元。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黄鸿翔认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农业土地租金不断上涨,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物化投入、设施投入、社会化服务明显增多,同时,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农忙季节请工难,人工成本快速提高。

    在哪种粮

    目前,全国75%以上的粮食产量、80%以上的商品粮、90%左右的粮食调出量都来自13个粮食主产区;400多个产粮大县的粮食单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左右;曾经的“粮仓”已由长三角和珠三角转向了黄淮和东北地区,过去的“南粮北运”已变成“北粮南运”。传统的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自给能力持续下降。如何夯实粮食生产的宏观基础?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主产区、产粮大县上。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认为,解决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问题,核心是利益调节。现有政策主要是“加、减、建”三个字。“加”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奖补力度。“减”是减轻主产区财政负担。目前已全面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同时降低基建投资配套比例。“建”就是要加强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有政策基础上,需要创新对产粮大县的政策扶持体系,着力解决“种粮大县、经济弱县”的问题。专家认为,今后的政策要着力研究“补”和“联”。“补”是补偿主产区生产的商品粮,由中央财政、主销区、主产区共同承担;“联”是要建立主产区与主销区联动机制,鼓励主销区与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区域合作关系。

    发展主产区,并不意味着放松非主产区。主销区也应确定粮食面积底线,确保一定自给率,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谁来种粮

    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有个论断,种粮要把良田、良种、良法、良人相结合。审视这句话,“良人”最关键。如何构建粮食生产的微观基础,在稳定传统种粮队伍的基础上培育新型种粮队伍,是粮食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粮食安全问题需要通过土地制度、金融体制、科技体制等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来解决,而所有的政策最终都会落在创新农业经营主体的改革上。

    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农民专业合作成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国农民合作社达82.8万家,实有成员占全国农户总数的四分之一。江苏省的调查显示,规模经营的小麦每亩作业成本比分散经营减少35元,种子成本减少47元。

    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是稳定新型种粮队伍的重点。目前,全国公益性服务机构已达15.2万个,经营性专业服务组织超过100万个。种粮队伍不仅享受到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控等公益性基础服务,还享受开展农机作业、农资供应等经营服务。(经济日报)



 北京平谷区: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让农民走上富裕路

    山东庄镇鱼子山村是平谷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南通京津高速夏各庄出口,昌金路贯穿农产品展卖园、设施农业园两个园区。村域面积17.8平方公里,山区占四分之三,平原占四分之一。多年来,鱼子山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挖掘本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成效显著,先后被评为中国低碳乡村旅游示范地、中国最具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市级民俗旅游村和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生态采摘园等称号。

    一、调整产业结构,明确发展重点

    针对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半亩的现实,根据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利用京东大峡谷AAAA景区和山区果园、红色革命根据地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代替传统农业。确立了“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大力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立足优势发展一村一品,充分发挥科技示范辐射作用,让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二、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是鱼子山村的支柱产业,大峡谷作为吸引游客,拓宽旅游收入的主要渠道,各项基础设施需更加完善。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了京东大峡谷景区和井台山景点1.7万平米停车场硬化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2012年11月完成了4A工程的复核工作。2013年共计收入820多万元,带动周边产业增收4000余万元。为提高民俗接待能力,将村委会重整装修为鱼子山民俗接待中心。2011年建成北京京东大峡谷展卖园区,形成特色农产品、旅游产品的贸易园区,填补了旅游购物环节的空白。2011、2012年投资约100万元通过电视台、报刊、地铁、灯箱、唱红歌活动等宣传景区,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围绕市场需求,形成特色产业

    2006年起在村南山口外建设大棚300栋,占地500亩。2010年,在大棚大桃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村委会从多方了解到富硒水果具有抗癌作用,开始倡导大棚户种植富硒草莓,并于2011年初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草莓节“赏冬季桃花,摘富硒草莓”,为鱼子山村的草莓创出了名气、打开了销路。目前鱼子山村的草莓普遍高于市场价1.5倍,大棚户每棚草莓可收入4-5万元。为解决技术、销售、品牌等难题,大力支持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收入明显增加。

    四、创新发展模式,培育新兴产业

    为全面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积极培育打造旅游相关产业,大力推广“建居民楼”项目。村民集体上楼,把闲置空房统一装修建成三星级标准住房,投入旅游餐饮接待,吸引高端客户,提高收入的同时形成全村的饮食文化。另外还计划在农林业方面引进新项目。在忙台西建蓝莓实验基地,发展高端农业产业,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市农委)